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借鉴与运用
2024-07-29 14:47:41 11

image.png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借鉴与运用

在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普遍存在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在此,借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试谈解决的途径。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风险

任何审计都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也不例外。

(一)客观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环境和审计对象,属不可控制风险,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审计职责限制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作出全面评价。但由于审计机关只能在职责范围内,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来发现和查证问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职责范围的限制使审计评价有可能超出审计范围,导致审计风险。

二是审计社会环境风险。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错误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都是讲程序、走过场的。加之审计的对象都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想获取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困难较大,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三是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隐蔽性风险。一些单位在接受过多次的内部或外部的审计后,或多或少地有了一套应对审计的办法。一些新的经济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直接通过财务收支在会计资料中反映,仅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通过审核会计资料很难查证,因此也使审计评价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是经济责任界定风险。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评价,而审计评价又涉及到主观和客观、过去与现在、个人拍板与集体决策、领导责任与直接责任等诸多方面,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于问题进行评价分析。特别是要评价财政支出是否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有的当事人任期时间长,对其责任界定政策的选取难度较大,致使审计风险增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