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0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体会
2024-10-10 16:16:11 36

imag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体会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

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求、领导体制机制、教育对象、主要内容、实施措施、条件保障等,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为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提供了法治保障,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准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是回应时代呼唤、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的重要举措,是传承爱国基因、赓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要举措,是厚植鲜亮底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必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二、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核心要义

XXX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 D、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爱国和爱 D、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思想引领与文化涵育相融合,德治浸润与法治约束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相贯通,既坚持鲜明 ZZ导向、又明确了重点方向,既指明方法路径、又遵循了爱国主义教育规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