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心得体会:把握宏观大势勇担改革使命
作为县政协经济界委员,我始终珍视每一次宝贵的学习机遇。近期,通过县政协组织的委员专题培训,我深入学习了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专题分析,尤其是其对中美关税战鞭辟入里的研判,我深刻认识到这些理论分析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更蕴含着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复杂背景下,结合政协委员的履职职责,我有了如下深刻感悟。
培训课程精准指出,当下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税战早已超越单纯的贸易冲突,演变为全方位、系统性的战略博弈。截至2025年,美方对华加征关税比例高达145%,中方亦采取反制措施至125%,致使两国贸易规模较2018年峰值锐减近30%,全球供应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构压力。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19.2%稳步降至2024年的14.7%。虽然这反映出我国外贸结构的积极调整,但短期内,外需的剧烈波动仍导致国内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3-5个百分点。许彦教授着重强调了“双循环”战略实施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四川省为例,2024年通过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对东盟出口实现18%的增长,有效弥补了对美贸易下滑带来的缺口。这一实践生动印证了“外部压力倒逼内部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税战虽在短期内带来阵痛,但也为我国产业链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一、锻造产业链韧性,筑牢经济发展根基。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加速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逐步降低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以X地区为例,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品牌,增强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