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XX关于发展对象集中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发展对象,参加这次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集中培训。短短数日的学习,如同一场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淬炼,让我对 D的理论、信仰和使命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刻的理解。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灵魂的触动。培训课程围绕 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员的信仰与忠诚、百年 D史中的初心使命以及 D章的学习遵守等核心内容展开(源文件)。通过静心聆听、潜心思考,我深感个人的思想认知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此刻,我想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谦逊姿态,聚焦于几点最为真切的感受与反思,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我有三点特别深刻的体会:
第一,是从“技术本位”到“人民中心”的视角转变。
作为一名工程设计人员,过去我更多地关注技术参数的精确、结构方案的最优和成本控制的极致。培训中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的思维盲区。我开始反思,我们设计的港口、航道或园区,其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最近,在参与一个XX滨水区域的综合提升项目中,团队最初的方案聚焦于航运功能的最大化。但培训后,我主动提出,是否可以牺牲小部分岸线功能,增加一条无障碍亲水步道,并优化公共休憩区的布局,使其更方便周边社区的老人和儿童使用。这个小小的建议,背后正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微观实践。一个好的设计,不应只有冰冷的数据,更应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第二,是从“墨守成规”到“自我革命”的勇气提振。
D在百年奋斗中,始终保持着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攻克工作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我的工作中,有一个长期困扰团队的技术难题——关于新型环保疏浚技术在XX河段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由于缺乏成熟案例和数据支撑,大家习惯性地选择了技术更成熟但环保效益稍逊的传统方案。培训中学习的 D史,特别是红军长征途中面对绝境敢于闯出新路的非凡勇气,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回到岗位后,牵头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并制定了小范围现场试验的方案。虽然最终能否成功尚是未知数,但敢于向技术“舒适区”宣战,这种敢闯敢试的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收获。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