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车务段XX关于学习“最美铁路人”精神的几点体会
在观看了《闪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后,屏幕上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引发了我长时间的思考。作为一名铁路后勤系统的普通职工,我的岗位虽不直接面对飞驰的列车与南来北往的旅客,但那些榜样身上所闪耀的光芒,同样照亮了我脚下的方寸之地,让我对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于毫厘之间承千钧之重
发布仪式上,几位榜样的事迹尤其让我感触良多。那位在XX山区坚守了三十六年的线路养护工XX同志,他每月都要对管内线路的每一根枕木、每一套扣件进行无死角检查,平均每十秒弯一次腰,一次巡查下来要弯腰近万次。这种看似枯燥重复的动作,却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畅通。还有那位来自中国铁路XX局集团公司的信号工XX同志,他所守护的信号设备是列车运行的“眼睛”和“大脑”,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他把“零缺陷、零误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日复一日地打磨技艺,确保每一次信号的发出都精准无误。
他们的工作,是对“于细微处见真章,于毫厘间定乾坤”的最佳诠释。这让我想到,根据最新的铁道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9.1亿人次,全年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呈下降趋势。这些宏观数据的背后,正是由无数个像XX、XX一样的铁路人,用他们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共同构筑起的安全长城。他们让我明白,铁路事业的宏伟画卷,正是由这样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的细节描绘而成的。
二、在雪域之巅见奉献之高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驰骋在雪域天路的列车司机XX同志。他成长于XX高原的普通牧民家庭,亲眼见证了铁路为家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份感恩之情,化作了他手握闸把的无穷动力。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线路上,他不仅要克服高寒缺氧带来的生理挑战,还要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不断精进驾驶技术。他驾驶的列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他把青春和热血融入了脚下的千里铁道,先后获得XX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成为了高原铁路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