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77: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
2024-03-14 10:55:13 40

image.png

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

著名作家周国平认为,“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人称“北大醉侠”的孔庆东教授认为,书分四类:经典书,终生读;专业书,为工作而读;时髦书、休闲书,闲暇时少量读。

书籍本身的属性是记录历史发展、抒发大众情感的首要媒介渠道,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想要了解历史与丰富的知识经验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书籍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读书可以使生活气象万千,可以让言值青云直上,可以让心灵不断充盈。读书就像照镜子,它不仅能整理我们的容貌,更能修正我们的心灵。在书的面前,我们会读到自己的影子。

读书的过程给我最为深切的感受,便是以点带面。上学的时候,我读书边看边做摘抄,把好词好句记下来。那时候,很少在书上做记号、做眉批,主要是舍不得把书画“花”了。后来我从毛泽东读书喜欢圈点符号、批注文字中受到启发,比如:他读《二十四史》,字里行间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符号画得密密麻麻、比比皆是;写有批注的一共有15种、198条,最长的一条批注写了914个字。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当年读书下了很大功夫,头脑里的想法也很多,这是他在写作中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重要原因。因此我想,爱惜书固然是对的,但书的价值全在于学习和运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动笔,读书就如同水过鸭背。现在我读书,一定会在书上用我习惯的方式做记号,开启时在书的扉页写下姓名和时间,阅读时基本要动三次笔:第一次是“挑”,把对自己有用的段落、句子挑出来,划线或者做上其它记号;第二次是“摘”,适时把挑好的内容摘录出来,进行分类整理,重要的内容还标明出处,以备不时之需;第三次是“发”,把阅读时自己的看法、想法等,用批注的方式记在旁边,为今后的使用打下基础。动了这么三次笔,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就由厚读到薄、又由薄读到厚了,特别有用的东西就入脑入心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