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新产业 蓄力攻坚新动能
2024-12-13 17:58:56 18

image.png

培育壮大新产业蓄力攻坚新动能

同志们: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面临高端制造业领域被卡脖子、低端制造业领域产业外流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大市和制造业大市,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新动能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市场竞争力还不强。××肩负着为全省发展探路的历史使命和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迫切需要厘清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逻辑理路,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为全省做出示范、提供经验。

一、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逻辑理路

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壮大,关系到高质量发展能否拥有强劲的动力支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重点,而动力变革才是关键,是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XXX XXX在多个场合强调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性,要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培育壮大新动能,不能局限于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而且要关注传统产业领域的转型升级。也就是说,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不只在,更在。这既有赖于创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也需要高质量发展导向的目标引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支撑。

强化管理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通过创新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要素配置潜能。一方面,加快管理机制创新,加快集聚知识、技术、人才、信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推动人才、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充分释放生产要素的创新活力和乘数效应。另一方面,加快产业组织创新和管理变革,以工业互联网应用为重点,促进创新协同化、产品定制化、生产网络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延伸和拓展产业价值链,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形成培育新动能的新型组织生态。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