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审计方法
2025-01-10 11:34:28 6

image.png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审计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量大,涉及的企业户数多,审计时无法逐户逐笔审查。我们认为,在审计实践中,要采取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内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性复核和初步的真实性审计;选取适量的样本进行重点解剖;最后根据样本的审计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或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以进一步扩大审计成果。

一、内部控制测试

在了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询问、观察及审查书面文档等方法对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进而对内部控制风险作出评价。根据内部控制测评结果得出的内部控制保证程度,初步确定实质性测试所要达到的检查保证程度和选取的样本量。

二、分析性复核

主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性复核。利用数据库之间的关联查询技术,对不良资产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审计需要取得电子的基础数据包括以物抵贷资产;资产处置前的贷款数据;实际核销的贷款数据;不良资产处置数据;不良资产剥离数据。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处置前的贷款数据和资产剥离数据有现成的,容易取得。而不良资产处置数据则需要临时录入或补充,一般应包含以下信息,贷款的基本信息(借款人、贷款时间、借款本息、贷款形态等),处置评估信息(评估机构、评估价值),处置方案(处置方式、处置费用、预计回收价值等),处置结果(实际回收现金、实物、房地产等);有时还要根据审计的需要,要求被审计单位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补充部分字段,如一般没有受让人字段,可以要求补充。

三、实质性测试

利用计算机分析复核发现疑点,结合贷款金额,从贷款信息入手,关注敏感企业的贷款。重点关注不良资产中资产质量较好(如设有抵押的贷款、借款企业拥有特殊经营牌照(如矿产开采权)等)的项目,资产质量较好的项目意味着违规的空间也较大。二从处置结果入手。重点关注处置回收金额与评估价值相差悬殊的项目;现金回收费用率(处置成本)较高的项目;从资产管理公司回购的项目;资产受让人属于民营企业或自然人的项目;没有通过诉讼、拍卖等公开途径,而是采取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处置的项目。此外,还应关注资产处置方案表决时有反对票的项目;处置过程中重要对外谈判没有两人以上参加的项目;向多个评估机构支付了费用(可能经过多次评估);回收大额现金不是通过银行转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