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43:xx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02-08 17:01:42 20

image.png

xx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工作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抢抓我区获得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区)项目机遇,加快推进“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XXX XXX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会主推、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稻蛙共作、生态种养”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模式,将稻蛙和稻米打造成“生态食品、特色精品”,不断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联农带农共同富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总体思路

按照“一园、多片、五端、三化”的思路,统筹现有稻蛙种养基础资源,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一园”,即在邓家乡花果山玫瑰小镇及毗邻红星镇突击队区域,打造总面积达千亩、种稻占比达90%的区级标准化稻蛙种养示范基地,同时引进分拣、加工、冷链运输、电商销售等企业进驻,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核心示范区。“多片”,按核心示范区标准提升规范现有生产基地并在孝岗镇、杨桥殿镇、小璜镇、瑶圩乡、红星镇、虎圩乡、甘坑林场等重点乡镇(场),形成占地总面积千亩以上的乡镇级标准化种养基地,形成多片协同发展态势。“五端”,全力推进生产、加工、流通、供应、销售五端融合,即优化“生产端”、做精“加工端”、畅通“流通端”、培育“供应端”、拓展“销售端”“三化”,即依托xx区稻蛙协会,创立稻蛙生产技术xx地方标准,力争成为全省稻蛙生产技术标准;通过“区级种养示范基地+乡镇级种养基地”模式,以点带面,实现规模化种养;多措并举,加大宣传推介,打造“xx黑斑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