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 XXX XXX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全市“三基地两区”战略部署和全区“一城三园一基地”发展布局,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面推行政策驱动、科技带动、市场拉动、服务促动、监管推动“五动模式”,坚持不懈扩规模、延链条、增效益,走出了一条规模养殖与分户养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X年被原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畜牧大县,列入全国肉牛产业优势区域规划布局。截至目前,全区牛饲养量达到X.X万头,在全市肉牛产业中的比重达到X.X%。
一是注重规划引领,目标定位清晰明确。坚持把红牛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首位产业,依托悠久的养殖传统和独特的种质资源,制定出台了《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行“五个一”产业运作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重点扶持,贫困人口依靠养牛实现稳定增收。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导向,编制了“十四五”牛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了《X市崆峒区X红牛产业链实施方案(X—X)》,明确了建设X红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行动计划,构建起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结构协调的现代红牛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注重精准扶持,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立足“三农”工作实际,坚持政策优先配套、项目优先支持、资金优先倾斜,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八补两投”“五补两投两奖”“六补七奖两投十议”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累计整合资金X.X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X.X亿元,建办规模养殖场X个,新增暖棚牛舍X座,发展万头养牛乡X个、千头养牛村X个,建成百头规模场X个,培育十头养殖大户X多户,在肉牛养殖产业带动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增长,X年末达到XX元,同比增长X.X%。
三是注重绿色发展,循环体系基本形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面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天源农牧公司、金皓牧业公司、草峰佳和养殖场、甘肃施沃特公司X个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和年产X万吨有机肥生产线,有机肥产品广泛用于粮食种植、设施蔬菜、果树经济林等领域,形成了“畜—沼—果(菜)”“畜—肥+”等循环发展模式,年可处理畜禽粪污X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X%以上。
四是注重种养结合,饲草供应能力提升。坚持种好玉米养好牛,“以养而种、以养定种”,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引导养殖户科学种植高产饲用玉米、甜高粱等优质粮饲作物,年均种植玉米X万亩以上,紫花苜蓿留床面积X万亩以上,种植业成为养殖业“第一车间”。全面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推行窖贮、袋贮和裹包贮等生产模式,建成青贮窖X座、区域性饲草配送中心X处、饲草银行X家,年均青贮玉米秸秆X万吨以上,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X%以上。坚持市场化经营,招商引进X大北农集团,投资建设饲草加工标准化生产车间,形成原料收集—集中加工—订单销售一体化饲草产业链。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